129亿注资!中石油新公司成立,引领油气田转型新征程

2025-11-28 作者:润滑油情报网   来源:润滑油情报网

摘要:11月24日,中石油辽油(辽宁)储气库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。
11月24日,中石油辽油(辽宁)储气库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。

\
 
公开信息显示,该公司由太湖投资、管网储能与盘锦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共同出资,注册资本129亿,位于辽宁盘锦,业务涉及仓储设备租赁、工程管理、机械设备租赁等。这看似普通的企业,实则是中国石油与国家管网在地下储气领域的战略合作,标志国内老油田转型进入新阶段。

央企携手,新公司成转型关键

盘锦是辽河油田总部所在地,这里产业链完整,从勘探到炼化再到工程服务一应俱全。辽河油田是我国陆上第九大油田,1955年启动地质普查,1970年规模开发,1980年原油产量超500万吨,1986年成千万吨级油田并稳产39年,累计产原油超5亿吨。1995年巅峰时,年产原油1552万吨、天然气1.75亿立方米,位列全国第三。

但和多数后期油气田一样,辽河油田面临资源递减、产量下滑问题。它选择“地下空间再利用”转型,推动油气藏向储气库群、CCUS等综合能源基地升级。新成立的中石油辽油(辽宁)储气库有限公司就是转型关键。

辽河储气库群(含双6等核心库址)是国家“十四五”重点工程,2014年投运后,注采周期优化,调峰能力提升。按规划,2025年库容量128亿立方米,工作气量52亿立方米;2035年库容量218亿立方米,工作气量超100亿立方米,将成国内领先储气枢纽。

转型后,辽河油田地理优势凸显。该储气库群衔接多条国家天然气主干管道,是东北天然气与京津冀负荷中心的核心枢纽,能高效调配资源,为京津冀供能,助力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保障。新公司成立,是辽河油田新发展的关键一步。

\

油气田转型新方向

辽河并非个例,是中国石油大布局的缩影。今年8月26日,中国石油公告,太湖投资与管网储能联合设三家合资公司,收购呼图壁、相国寺、辽河三大储气库资产。

新疆呼图壁储气库总库容117亿立方米,是西气东输二线首座配套储气库;重庆相国寺储气库设计库容42.6亿立方米,承担西南地区天然气季节调峰任务。这两座与辽河储气库群一样,均由枯竭油气藏转型而来。

枯竭油气藏指油气资源基本采尽的地下储层,传统开发中,被定义为枯竭就意味着使命终结。但在全球能源转型下,它们通过技术创新焕发生机,被改造成天然气储气库,成为能源安全保障关键。

这些地下空间有天然优势,储层疏松多孔,气体容纳能力强;上方盖层致密坚固,能阻止气体泄漏,是理想的地下储存容器。而且多数枯竭油气藏群位于新能源富集区与高耗能工业带交汇处,利于能源储存、转运与消纳。

国际上,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利用地下空间构建能源储备体系。我国将枯竭油气田改造为储气库,有技术突破,相比地面储罐,储量大、安全性高、成本低。

此外,枯竭油气藏价值不止储气,还是储氢、压缩空气储能、地热开发等新兴领域的重要方向。2024年北海枯竭油气田储氢试验取得进展,验证了技术可行性。国内外研究表明,地质储氢是大规模、安全、经济的方案,枯竭油气藏是当前最具产业化潜力的储氢载体之一。

对油气藏而言,资源枯竭不是使命结束,而是能源转型时代新使命的起点。
 
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,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。感恩原创作者,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。如不慎涉及侵权,请留言删除。欢迎转载分享。

最新图片文章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