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据官方数据计算,9月份中国原油过剩量为57万桶/日,低于8月份的101万桶/日。
原油进口量的下降和炼油量的增长是中国平滑油价波动的一个例子。
9月份进口量下降至1,150万桶/日,为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,原因是6 月份以色列和伊朗短暂的军事冲突导致油价飙升,炼油商削减了采购量。
9月份抵达的货物基本上是在原油价格上涨的时候安排的,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6月23日触及每桶81.40美元的六个月高点。
中国没有披露流入或流出其战略和商业储备的原油数量,但可以通过从进口原油总量和国内产量中扣除加工原油量来估算。
根据周一公布的官方数据,9月份国内石油产量为432万桶/日,炼油厂可从进口和本地生产中获得的石油总量为1,582万桶/日。
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9月份炼油厂的原油加工量为1525万桶/日,高于8月份的1494万桶/日。这意味着9月份原油过剩57万桶/日。
值得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过剩原油都可能被添加到库存中,其中一些原油在官方数据未涵盖的工厂进行加工。
但即使考虑到官方数据存在差距,很明显,从3月份开始,中国进口的原油数量远远高于满足国内燃料需求所需的数量。
今年前九个月,中国原油平均过剩量为93万桶/日,9月份过剩量减少,导致年初至今的过剩量较截至8月份的八个月的99万桶/日有所下降。
炼油厂在1月和2月罕见地消耗库存,导致原油过剩,当时原油加工量比可用量高出约3万桶/日。这是自2023年9月以来,原油加工量首次超过进口量和国内产量。
2025 年初库存减少正值油价上涨之际,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于 1 月 15 日达到今年迄今为止的最高点每桶 82.63 美元,此前该价格从 12 月初的 70 美元左右稳步上涨。
市场关心的问题是,鉴于油价下跌趋势,中国是否会加速原油储备。
10月17日,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六个月低点每桶 60.14 美元,周一亚洲交易价为每桶61.12美元。该价格可能足够低,以鼓励中国炼油商继续增加库存。
但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,包括西方国家向莫斯科施压,迫使其通过谈判结束乌克兰战争,中国和印度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,要求它们大幅减少购买俄罗斯原油的数量。
即使中国减少从俄罗斯的进口量,也可能能够从其他供应商处获得足够的原油来维持库存。
价格将是决定下一步走势的关键。如果随着 OPEC+ 八个成员国结束大部分自愿减产,油价继续保持当前的下行趋势,那么历史表明,中国炼油厂将采取行动吸收大部分可用的过剩产能。
润滑油情报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,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。感恩原创作者,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。如不慎涉及侵权,请留言删除。欢迎转载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