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五升油耗法规来袭 自主品牌车企何去何从?

2016-01-08   来源:润滑油情报 网友评论 0

摘要:面临2020年五升油耗法规,国产乘用车企业将何去何从?2015年6月23日,工信部、发改委和商务部等政府机构联合发布《201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表》,2014年国产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7.12升/100公里...


\

面临2020年五升油耗法规,国产乘用车企业将何去何从?2015年6月23日,工信部、发改委和商务部等政府机构联合发布《201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表》,2014年国产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7.12升/100公里,距离2020年5升/100公里的油耗法规还有2.12升的距离,也就是说,未来六年,国产乘用车企业需要将油耗实际值降低30%以上。

在这份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表中,共有27家国产乘用车车企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2014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,这些企业“拉低”了2014年国产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的平均值。其中,自主品牌占据25家,这25家自主品牌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比平均值还要高,所面临的油耗压力将更大。

“如果现在我们的发动机技术水平完全按照5升油耗,一多半得倒闭。如果这些企业都更新产品和装备的话,投入得多大,这不是五年能积累起来的。”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说道。

赵航认为,实现油耗法规得依靠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车一起解决。目前,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,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在已成倍数的增长。但以中汽协刚刚公布的2015年1-11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,乘用车销量为1868.13万辆,而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仅为11.56万台,油耗“拉升”效果十分有限。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“油耗缓存”,仍然只是“杯水车薪”。

至少未来十年,传统汽车依然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,油耗管理的重点仍然是以提升传统汽车及其动力系统的效率为主,而这主要基于内燃机汽车的不断提升和进步。

成本危机

油耗法规犹如一道屏障挡在了自主品牌的面前。“在发动机方面,省1%的油,这个成本不是直线上升,而是平方立方的上升,这是惊人的,我们跟很多国外专家交流过,包括车身重量的降低也是非常严峻的挑战。” 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邢如飞表示。基于自主品牌自身技术储备有限,技术成熟度十分困乏,而影响油耗高低的关键零部件、汽油直喷技术和轻量化材料,自主品牌普遍需要进口实现,这无疑增加了不少的成本。

相关数据显示,百公里降低0.1升油所需要的成本大约为500元,从2015年的百公里油耗标准6.9升将至5升,所需要的单车成本大致在一万元左右。而这“新增的”一万元单车成本是摆在自主品牌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。由于2015年财报均未到公布日期,从2014年车企公布的财报显示,业绩增幅超过100%的公司有乘用车企业有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,盈利的企业也有上汽、北汽等集团企业。而一汽夏利、一汽轿车和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净利润纷纷下滑。

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认为,车企集团利润主要来自于合资企业,自主品牌的盈利形势依然很不乐观。与此同时,逐渐加大研发投入也成为自主品牌盈利状况堪忧的现实原因。

路在何方

2015年1-11月份,乘用车累计销售1868.13万辆,同比增长5.89%。其中,SUV车型销售542.24万辆,同比增长51.12%;MPV销售183.41万辆,同比增长7.90%。在SUV和MPV车型销量排名的前十位中,有7款SUV车型和8款MPV车型均出自自主品牌。基于SUV以及MPV车型的销量持续走高,从2015年开始,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稳步回升,在2015年前11个月,1-11月,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67.83万辆,同比增长14.12%,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.10%,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.97个百分点。

如果自主品牌没有新的SUV车型投放市场,基于轿车占市场份额的下行,企业相对会比较困难一些,SUV车型成为了多家自主品牌保持盈利的关键所在。

由于SUV车型自重较大,油耗相比同级别轿车会有不少劣势。SUV要想满足同样的油耗法规,就要有更高的成本,企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。然而,根据对当下热销的自主品牌SUV车型实际测量数据显示,综合油耗普遍在百公里7升以上,在这份测量的榜单中,哈弗H6、宝骏560、传祺GS4、瑞虎、长安CS75分列2015年11月SUV销量排行榜的前四位以及第七位。

尽管,SUV车型以及MPV车型的风潮正在带动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走向美好,但随着油耗降低所带来的成本增加,自主品牌的未来将蒙上一层阴影。毫无疑问,单车成本增加一万元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影响是巨大的。成本的增加不仅会使自身丧失部分竞争力,同时让利润率并不高的车型利润再次下降。

近年来,自主品牌将降低油耗的力气主要花费在了汽车的动力上,这与欧美的降低油耗计划有所区别,欧美的汽车主机厂在油耗方面将50%分给整车,主要是在车的风阻、正面积、摩擦损失和轻量化,另外50%才是分给动力的。而中国是将70%分给动力,30%才分给整车。这是由于中国的低碳化和轻量化技术做得不到位。据了解,目前自主品牌整车的重量普遍比国外同级别的车重15%到20%。

不仅自主品牌,合资车企也纷纷针对中国的油耗法规进行改良升级,但在相同法规下,合资品牌的成本压力就小很多。近年来,大众汽车推出了1.4T和1.2T涡轮增压车型;PSA集团研发了1.2T发动机;通用也新增了1.4T发动机;福特在华主力推广1.0T和1.5T等排量的发动机,而日系混动的节油优势也将随着国产化的推进而显现出来。可以说,油耗法规最大的影响者是自主品牌企业。随着升级油耗所带来的成本大幅增加,自主品牌在SUV市场中收获的盈利将逐渐减少,自主品牌的优势将被进一步削弱。

最近,工信部出台罚则,2016年到2017年每个车百公里超一升罚5800块钱,2017年到2018年罚7200,到了2020年罚12000。一汽集团技术中心李俊将此举比喻成“雪上加霜。”基于车辆的研发周期大致是在42个月到60个月左右,2016年投放的新车应该在四、五年前就已经开始研发,要想达到2020年百公里油耗只有五升,从现在开始,车企就应该开始准备。然而,不仅五升油耗法规实施在即,《中国制造2025》国家战略已经明确提出,到2025年乘用车百公里平均油耗要降低至4升,这是对车企技术和开发能力的严峻挑战。

势在必行

“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,过几年还会是第一大汽车使用国,这种情况下汽车如果不做最节能减排模式,不可能发展。所以,必须要有油耗目标。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说道。

如今,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严重石油进口依赖国,到2020年,石油消费量将超过5.5亿吨原油。汽车作为进口原油的最大用户,5.5亿吨原油如果按照三阶段油耗法规,就要有4亿吨被汽车消耗,如果按照四阶段油耗大致是2.4亿吨左右,足足能节省1.6亿吨。

中国的能源安全也正面临严竣挑战,中国石油进口源集中于中东、非洲且多为局势动荡地区,而美国未来的外交与地缘政策或许会增加中东局势动乱的可能性。中国石油海路运输途径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,因而受到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对此多方掣肘的可能性也在增加。一方面,国家能源危机显现;另一方面,自主品牌作为襁褓中的婴儿,正在茁壮成长中,如此严格的“教育手段”,是否会让自主品牌绝望之感油然由生?

\


 


将本文分享到:
关键词:油耗法规品牌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网友评论:通行证: 密 码:
  • 验证码:

最新图片文章

最新文章